一、基础认知:它们到底“保”什么?
社保养老金是国家强制实施的“基础款保险”,就像房子的地基。企业职工每月工资自动扣除8%(单位再交16%),灵活就业者则需自掏腰包缴纳20%。这笔钱会进入统筹账户+个人账户,退休后按公式计算发放,活多久领多久。
个人养老金是政府鼓励的“升级款存钱罐”,每年最多存1.2万元,钱完全属于自己。这笔钱可购买国家筛选的四大类产品——储蓄存款、商业养老保险、银行理财、公募基金,收益高低全看个人投资选择。
二、核心区别:看懂关键差异
1. 参保性质
社保养老金:强制参保,用人单位需依法为在职职工缴纳,灵活就业人员可自愿参保。
个人养老金:完全自愿参加,无强制要求,个人根据需求自主选择是否存。
2. 资金来源
社保养老金:由单位与个人共同缴费,例如职工工资的16%由单位缴纳(进入统筹账户),8%由个人缴纳(进入个人账户);灵活就业人员需自行承担全部费用。
个人养老金:纯个人储蓄,每年最高存缴1.2万元,资金全部进入个人账户并由个人自主投资。
3. 账户性质
社保养老金:统筹账户占主导,单位缴费部分进入统筹池(用于支付当前退休人员养老金),个人缴费部分计入个人账户(未来领取时按比例发放)。
个人养老金:完全个人资产,账户内资金及投资收益均归个人所有,无统筹风险。
4. 投资收益
社保养老金:由国家统一管理,个人无需操作,收益与养老金发放挂钩,但具体收益率不透明。
个人养老金:自主选择理财产品,包括储蓄存款、商业保险、公募基金等,收益与风险自负(可能亏损也可能盈利)。
5. 领取规则
社保养老金:需累计缴费满15年且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方可领取,终身发放(活多久领多久)。
个人养老金:存1元即可领取,退休后可按月、分次或一次性领取(需满足退休、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等条件)。
6. 继承属性
社保养老金:个人账户余额可继承,但统筹账户部分不可继承;若未领完即身故,仅退还个人账户剩余部分。
个人养老金:本金及收益均可继承,账户内全部资产可由指定受益人或法定继承人继承。
7. 税务优惠
社保养老金:缴费时直接免税(税前扣除),领取时无需缴税。
个人养老金:次年退税+领取时缴3%:存缴时可按年度限额(1.2万元)抵扣个税,领取时单独按3%税率缴税(投资收益免税)。
三、实操指南:三步开通你的养老账户
第一步:银行开户
携带身份证到23家试点银行(如工行、招行、平安等)柜台办理,或直接通过手机银行在线开通。注意!每人只能选一家银行开户,当年不能更改。
第二步:选购产品
登录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查看白名单产品,重点关注:
求稳选储蓄存款(保本保息)
中长期选商业养老保险(锁定利率)
高风险偏好选养老目标基金(收益波动大)
特别提醒:2025年起新增“稳健型”产品专区,标注“保本”字样的产品更适合保守型投资者。
第三步:税务申报
次年3-6月登录个人所得税APP,在“专项附加扣除”模块上传养老金缴费凭证。假设年收入20万(适用20%税率),存满1.2万元可退税2400元,相当于存钱当天立即赚20%收益。
四、避坑指南:这些细节影响你的钱袋子
1. 提前支取陷阱:只有四种情况能提前取钱——完全丧失劳动能力、出国定居、达到退休年龄、国家特殊规定。误操作提前支取需补缴税款+3%手续费。
2. 产品转换技巧:每年有1次免费调仓机会,建议在12月31日前完成。例如把收益差的基金转为保本储蓄,避免次年收益继续缩水。
3. 收益测算公式:实际收益=投资回报+退税金额-3%领取税。假设购买预定利率2.5%的养老保险,存30年后的真实年化收益可达4.2%-5.8%(含税优)。
五、终极建议:不同收入人群这样选
年收入<9.6万:优先保证社保缴费,个人养老金退税优势不明显。
年收入9.6-30万:建议存满1.2万,选择“储蓄存款+商业保险”组合,确保基础收益。
年收入>30万:用足税收优惠,配置“公募基金+商业保险”组合,长期收益更可观。
标签: 个人养老金领取时需缴纳个税 养老金领取比例 养老金多少岁开始领取